• <object id="s6qya"><s id="s6qya"></s></object>
    <acronym id="s6qya"></acronym>
  •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八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標準規范 » 正文

    保定市地方標準DB1306/T212—2023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技術規范 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興、田躍安、崔英良、梁繼東、張文生、趙海濤、呂耀志、秦哲、郭中偉、王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2-20  來源: 保 定市地方標準DB1306/T212—2023排水管網調  瀏覽次數:91
    核心提示: 保 定市地方標準DB1306/T212—2023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技術規范 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興、田躍安、崔英良、梁繼東、張文生、趙海濤、呂耀志、秦哲、郭中偉、王勇、張丹、李鋼、楊鎖、高雄、甄云龍、吳偉、王浩、陳軍威、王義利、姚秀娟、崔諾、劉洋、李翠、楊新倩、朱言運、趙志賓、張盛偉、鄭夢娜、何珊珊、趙志崗、劉利霞。 DB1306/T 212—20231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技術規范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分流制地區排水管網普查、排水管網混接調查、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成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八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八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保定市地方標準DB1306.pdf  全文




    ICS 01.110 CCS A 01 保 定市地方標準DB1306/T212—2023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技術規范2023-08-10 發布 2023-08-30實施保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1306 DB1306/T 212-2023I目次前言 ........................................................................... Ⅱ1 范圍 .........................................................................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3 術語和定義 ....................................................................14 基本規定 ......................................................................25 排水管網普查 ..................................................................35.1 一般規定 ................................................................. 35.2 排水管網普查技術方法 ..................................................... 45.3 成果編制 ................................................................. 46 排水管網混接調查 ............................................................. 46.1 一般規定 ................................................................. 46.2 混接預判 ................................................................. 56.3 混接篩查 ................................................................. 56.4 混接點現場調查 ........................................................... 66.5 混接點調查記錄與分布圖編制 ............................................... 66.6 混接狀況評估 ............................................................. 77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 ....................................................... 87.1 一般規定 ................................................................. 87.2 管道狀況檢測 ............................................................. 87.3 管道狀況評估 ............................................................. 98 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 118.1 一般規定 ................................................................ 118.2 成果質量檢查 ............................................................ 118.3 成果驗收 ................................................................ 139 排水管網納入管理 ............................................................ 149.1 一般規定 ................................................................ 149.2 納入管理資料提交 ........................................................ 14附錄 A(資料性) 排水口、雨水口現場調查記錄表 .................................. 15附錄 B(資料性) 混接點調查及分布圖編制要求 .....................................17附表 C(資料性) 排水管道缺陷平面分布圖編繪要求 .................................21附錄 D(資料性) 現場檢查記錄表 ................................................ 23附錄 E(規范性) 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表 .......................................... 24參考文獻 ....................................................................... 26 DB1306/T 212—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 1 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保定市排水服務中心、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河北九華勘查測繪有限責任公司)、核工業(天津)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保定航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大地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河北大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倚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保定市市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北清水源環境發展有限公司、中勘地球物理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河北省地質工程勘查院、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城興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興、田躍安、崔英良、梁繼東、張文生、趙海濤、呂耀志、秦哲、郭中偉、王勇、張丹、李鋼、楊鎖、高雄、甄云龍、吳偉、王浩、陳軍威、王義利、姚秀娟、崔諾、劉洋、李翠、楊新倩、朱言運、趙志賓、張盛偉、鄭夢娜、何珊珊、趙志崗、劉利霞。 DB1306/T 212—20231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技術規范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分流制地區排水管網普查、排水管網混接調查、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及排水管網納入管理的內容、程序、方法、成果資料提交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保定行政區域內分流制地區市政排水管網和庭院排水管網的調查及納入管理。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4356 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CJJ 6 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 CJJ 61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 CJJ 68 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 CJJ 181 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混接點 Illicit Connective Point 在分流制地區的雨水(管)進入污水管道處或污水(管)進入雨水管道處。3.2 排水口 Drainage Outlet 將雨水或處理達標后的污水排放至地表水體的岸邊或水下構筑物。3.3 排水戶 Drainer 直接或間接向地表水體或市政排水管道排放雨水、污水的單位、商戶及住宅。3.4 管道潛望鏡檢測 Pipe Quick View Inspection 采用管道潛望鏡在排水附屬設施內對管道進行檢測的方法,簡稱QV檢測。[來源: CJJ 181—2012,2.1.3] DB1306/T 212—2023 2 3.5 電視檢測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Inspection 采用閉路電視系統進行管道檢測的方法,簡稱CCTV檢測。 [來源: CJJ 181—2012,2.1.1] 3.6 聲吶檢測 Sonar Inspection 采用聲波探測技術對管道內水面以下的狀況進行檢測的方法。 [來源: CJJ 181—2012,2.1.2] 3.7 結構性缺陷 Structural Defect 管道結構本體遭受損傷,影響強度、剛度和使用壽命的缺陷。 [來源: CJJ 181—2012,2.1.7] 3.8 功能性缺陷 Functional Defect 導致管道過水斷面發生變化,影響暢通性能的缺陷。 [來源: CJJ 181—2012,2.1.8] 3.9 修復指數 Rehabilitation Index 依據管道結構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數量以及影響因素計算得到的數值。數值越大表明管道修復的緊迫性越大。 [來源: CJJ 181—2012,2.1.11] 3.10 養護指數 Maintenance Index 依據管道功能性缺陷的類型、嚴重程度、數量以及影響因素計算得到的數值。數值越大表明管道養護的緊迫性越大。 [來源: CJJ 181—2012,2.1.12] 3.11 預處理 Anticipation 為了滿足管網檢測條件而進行的管道封堵、降水、清淤工作。 3.12 庭院 Courtyard 主要指住宅小區、廠區、企事業單位、學校、行政機關單位等非公共區域。3.13 納入管理 Incorporated into management 主要指住宅小區、廠區、企事業單位、學校、行政機關單位等排水戶按本規范規定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并提交相關資料經有關部門審核后接入市政管網。 4 基本規定 4.1 排水管網調查工作應由具備相應技術能力、資質和擁有專業裝備的單位承擔,從業人員應具有相關資格證書或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4.2 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排水管網普查、排水管網混接調查、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及排水管網納入管理,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與評估出具技術報告。 DB1306/T 212—2023 34.3 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應按下列基本程序進行:收集資料,現場踏勘,編寫調查方案,實地調查,內業資料整理,雨污水混接調查,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質量檢查與驗收、編寫調查報告、排水管網納入管理。 4.4 排水管網調查及納入管理工作應符合《河北省地下管網管理條例》和《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 4.5 收集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 a) 已有的排水管網圖或排水系統GIS數據庫; b) 排水管道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資料; c) 辦理排水戶排污許可證所需相關資料; d) 調查區域測量資料,包括地形圖、綜合管線圖、控制成果等;e) 已有的管道檢測資料(包括視頻資料和照片); f) 調查區域的排水戶及居民用水量; g) 污水廠和泵站的分布圖及運行數據; h) 其它相關資料。 4.6 現場踏勘應包括下列內容: a) 察看調查區域的地物、地貌、交通和排水管道周邊環境條件及測量控制點的分布情況;b) 察看排水管道的水位、淤積、水流等情況; c) 核對已有管線資料中的管線連接關系、排水流向、管道屬性和空間位置等要素;d) 察看污水廠、泵站的位置、規模、處置能力,運行狀況,了解收水范圍。4.7 技術方案應包括下列內容: a) 工程概述:任務來源、工作目的與任務、工作量、作業范圍、作業內容和完成期限等情況;b) 測區概況:工作環境、待調查區域內的排水管網走向、廠站分布、管網運行和埋設情況等;c) 已有資料及其可利用情況; d) 執行的標準規范或其它技術文件; e) 作業方法與技術措施要求; f) 施工組織與進度計劃; g) 質量、安全和保密措施; h) 按業主方需求提交的成果資料。 4.8 排水管網調查過程中,應采用嚴格的安全與保密管理措施,保障安全生產并對成果資料進行保密,相關要求按CJJ68和國家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4.9 排水管網調查工作宜實行工程監理制,監理宜采取巡視、旁站、平行檢驗、成果抽檢和驗算校核等監督檢測過程,簽名確認檢測記錄。 4.10 排水管網納入管理工作應在排水管網調查工作驗收合格后,按照市政排水管理部門的流程和要求,辦理相關手續并提供真實可靠的資料。 5 排水管網普查 5.1 一般規定 5.1.1 排水管網普查的內容應包括雨水、污水、合流管網及其附屬設施的類型、特征、管徑、規格、材質、流向、埋設深度、空間位置、權屬單位、建設年代、道路名稱等。5.1.2 排水管網普查程序:資料收集與現場踏勘、技術方案編寫、管網屬性調查、管網測繪(控制測量、管線點測量)、內業數據整理、成果編制。 5.1.3 排水管網普查的技術方法、成果編制和精度應符合CJJ61的相關要求。5.1.4 排水管網普查應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采用其它平面坐標系和高程基準時,應與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建立換算關系。 5.1.5 排水管網普查宜和雨污水混接調查同步進行。 5.1.6 排水管網普查宜在管網處于低水位時期進行,如管網處于高水位運行,無法準確獲取相關屬性 DB1306/T 212—2023 4 信息時應采取預處理措施。 5.2 排水管網普查技術方法 5.2.1 采用重力流的排水管網調查宜采用開井調查的方式獲取待調查管網的相關屬性信息,流向信息宜根據設計圖等資料確定。 5.2.2 采用壓力流的排水管網調查應使用專業的管線探測設備獲取待調查管網的相關屬性信息。5.2.3 排水管網測繪必須使用檢定合格的測量設備布設測量控制網,采用導線等方法測繪管網的空間位置信息。也可采用GNSS方法。 5.2.4 排水管網普查數據處理宜使用專業軟件工具,軟件應具備數據檢查功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5.3 成果編制 5.3.1 普查報告應包括項目背景、調查范圍、調查時段、調查方法、調查結果內容等。5.3.2 普查成果應反映排水管網現狀并滿足排水管網混接調查和管網狀況檢測評估工作的使用。5.3.3 根據普查成果編繪管網圖時應使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圖幅比例尺采用1:500或1:1000。 5.3.4 普查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管網現狀圖、管網屬性數據庫、成果表、原始數據等。5.3.5 對于因客觀原因無法調查的或存在特殊情況的排水管網應予以說明。6 排水管網混接調查 6.1 一般規定 6.1.1 排水管網混接調查內容應包括排水口調查、混接預判、混接點現場調查、混接點分布圖編制、混接調查評估報告編寫。 6.1.2 排水管網混接調查程序:資料收集與現場踏勘、技術方案編寫、混接調查、內業數據整理、成果編制。 6.1.3 排水管網混接調查宜和排水管網普查同步進行。 6.1.4 排水管網混接調查區域應按雨(污)水系統、“湖泊、河道流域”、排水口或泵站的收水范圍劃分。 6.1.5 排水管網混接區域篩查時應優先考慮調查雨水排水口旱天直排、污水管網CODCr小于150mg/L、水量異;蚬艿肋\行狀況異常的排水區域。 6.1.6 實施排水混接調查時,應綜合運用人工調查、儀器探查、水質檢測、流量調查、煙霧實驗、染色實驗、泵站運行配合等方法,查明調查區域內混接點位置、水量和水質。6.1.7 排水管網混接調查前應先對調查區域的排水口進行調查,作為混接預判的重要依據;a) 旱天時,調查排水口排入收納水體情況; b) 已實施旱季污水截流的截留設施運行情況; 在進行排水管網排水口調查時,需在連續72小時無降水后進行,調查方法包括現場對排水口進行巡視(排水口位于自然水體水面以下時,可采用聲吶探測協助定位排水口),排水口上游第一座井開井檢查,排水口截流設施檢查以及排水口的水質檢測,對于強排地區,檢查時需泵站配合降低系統水位的情況下,目視檢查排水口河水倒灌及排水口上游的第一個節點井倒流。檢查過程中若發現管道排水口存在下列情況之一,可初步確定有雨污混接現象:— 排水口巡視宜沿河岸步行、乘船目視,雨水排水口有污水流出;— 排水口上游的第一個節點井內目視或檢測有污水流過。 排水口調查應現場記錄排水口類型和排水類別,排水口的類型符號用兩位大寫字母表示,并應符合表1的規定;排出水類別編號用一位數字表示,并應符合表2的規定,相關示例見附錄A表A.1排水口調查表。 DB1306/T 212—2023 5表1 排水口類型符號表 排水口 分類 分流制污 水排水口 分流制雨 水排水口 分流制雨 污混接雨 水排水口 分流制雨污 混接截流溢 流排水口 合流制直 排排水口 合流制截 流溢流排 水口 沿河居民 排水口 泵站排水口設施應急排水口暫無法判明類別排水口符號 FW FY FH FJ HZ HJ JM BP YJ BM表2 排水口排出水類別編號表 排水類別 污水直排 混接污水 地下水入滲 地表水倒灌其它問題編號 1 2 3 4 56.2 混接預判 6.2.1 當雨水管網中出現以下現象時可初步判定存在污水混接: a) 區域河道水體存在黑臭現象; b) 旱天時雨水排水口有污水流出; c) 旱天時雨水口或雨水井有明顯的臭氣上返; d) 雨水泵站集水池有污水流入; e) 雨水泵站在旱天運行時相鄰污水管道水位同步下降; f) 雨水泵站前池水質較差。 6.2.2 當污水管網中出現以下現象時可初步判定存在雨水混接: a) 雨天時污水井水位比旱天水位明顯升高或產生冒溢現象; b) 雨天時污水管道流量明顯增大; c) 雨天時污水泵站集水池水位較高; d) 雨天時污水管道內CODCr濃度下游低于上游30%以上; e) 雨天時泵站或污水廠進水CODCr濃度明顯降低。 6.2.3 當進行區域管網混接預判時,水質取樣點應選擇在該區域收集干管的末端,當進行庭院內部排水系統混接預判時,水質取樣點應選擇在出口檢查井。 6.3 混接篩查 6.3.1 混接區域篩查可綜合采用目視法、開井觀測法、儀器探測法、水質檢測或流量測定的方式,水質測定結果應填寫水質檢測記錄表。 6.3.2 水質檢測和流量測定宜使用自動采樣裝置進行定時采樣。 6.3.3 污水管網中雨水混接篩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a) 污水管網中雨水混接篩查,宜在雨天進行; b)在旱天和雨天分別針對污水管網節點開展水質調查,若同一監測節點、同一監測時段雨天CODCr監測值低于旱天數值,則可初步判定節點上游區域污水管道有雨水接入;c) 在判定有雨水接入的區域,若雨天下游節點CODCr數值低于上游節點或者下游節點流量相對于上游節點明顯增加,則可初步判定相鄰上下游節點之間存在雨水接入污水管道。6.3.4 混接調查開展水質檢測應遵守下列規定: a) 篩查出污水收集異常區域或管段; b) 測定污水出流的CODCr濃度; c) 判斷雨水系統中混流雨水的混接程度; d) 水質特征因子一般包括CODCr、pH值等; e) 應根據排水管網運行特點,選擇取樣時間,同一點位取樣宜分別選擇在用水高、低峰時間段;f) 水質檢測宜與流量監測同步進行。 6.3.5 混接調查開展流量監測應遵守下列規定: a) 當檢査井內水位較低、接入管流量較低時可采用容器法測量流量;b) 當管道處于低水位高流速時可采用浮標法測量流量; DB1306/T 212—2023 6 c) 速度-面積流量計法適用于管道滿管和非滿管(高水位、高流速)的流量測定,測定時,將探頭固定安裝于管口處(進入管道),流量計固定于檢査井內,通過特殊的軟件可直接采集在一段時間內的管道流量數據; d) 流量測定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監測時段。 6.4 混接點現場調查 6.4.1 一般規定 6.4.1.1 混接點調查的內容包括混接點的空間位置、水質、水量、混接原因、混接主體等;6.4.1.2 雨水系統的雨污混接調查,應從雨水排水口開始向上游溯源,遵循先干管后支管的原則;6.4.1.3 污水系統的外來水調查,應從進入污水處理廠或者污水提升泵站的干管開始向上溯源調查,遵循先干管再支管的方式。 6.4.2 混接點調查方法 6.4.2.1 當管道節點上游存在混接情況時,宜先采用人工向上游摸排的方式確定混接點位置,當無法查明時則綜合使用儀器探查的方式進行確認。 6.4.2.2 混接點調查應包括雨污水管道混接點和污水來源。污水源頭應追溯至匯水起點,調查應從排污口追蹤到污染源頭,同時對納入本條管道的市政、庭院接入點進行摸查。對所要調查的管道逐個開井調查,記錄管道屬性、連接關系、材質、管徑等,并在混接位置實地標注可識別記號并拍攝周圍照片,相關示例見附錄A表A.2中檢查井(雨水口)調查表。 6.4.2.3 市政路面上混接源調查應結合日常路面巡視,巡查路面上非雨水進入雨水系統的情況。6.4.2.4 庭院管網的混接排查宜與排水管網狀況現場調查同時進行。 6.4.2.5 在管道內水位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宜先采用管道潛望鏡進行混接點檢測。6.4.2.6 當管道潛望鏡檢測無法有效查明混接點并準確定位的情況下,應采用CCTV檢測。當管道內水位過高時可通過臨時導水或者與泵站配合降低水位的方式滿足CCTV檢測混接點的要求,當管道內積泥厚度不滿足檢測要求時,應先進行管道預處理。 6.4.2.7 在管道內水位過高或者管道降水比較困難時,可使用全地形機器人、聲吶檢測、潛水調查等方式查找管道、檢查井的連接關系,再通過管道屬性進行混接判定。 6.4.2.8 可通過檢查井內疑似混接管道接入口水質檢測,確定連接管道的屬性,判斷雨污混接點。6.4.2.9 對于儀器檢測發現的暗接支管連接方向無法判斷時,可使用聽音法、示蹤試驗、煙霧試驗和泵站配合的方式來確定管道的連接關系和支管屬性,當與所檢測管道屬性不同時,即可判定為混接點。6.4.2.10 當污水混接點或支管暗接點確認后,應繼續溯源排查至具體排水戶,確定混接主體。6.4.3 混接點判定 6.4.3.1 排水混接調查過程中當發現下列現象之一時,可判定為混接點:a) 雨水檢查井或雨水口有污水管或合流管接入; b) 污水檢查井中有雨水管接入。 6.4.3.2 在市政道路調查時發現雨水口和雨水檢查井有人為傾倒污水痕跡(餐廚垃圾等)可判定為混接點; 6.4.3.3 管道屬性連接正確但管道內水體屬性與管道屬性不符的出戶管可暫時判定為混接點,可以開展溯源工作,查找混接原因; 6.4.3.4 庭院內部混接點調查除遵循本文件6.4.2條要求以外,還應檢查建筑物屋面雨水落水管,當發現屋面雨水落水管與建筑物內部排水管相連且直接接入雨水管或污水管,可判定為混接點。6.5 混接點調查記錄與分布圖編制 6.5.1 混接點調查記錄填寫相關示例見附錄B表B.1格式; 6.5.2 混接點位置分布圖應在排水管網測繪成果圖基礎上編制,比例尺應滿足使用要求;6.5.3 雨污混接點分布圖,應滿足下列規定: a) 底圖可利用已有的排水管網現狀圖,處理后繪制雨污混接點分布圖,數字地形圖作為混接點分布圖的底圖時,底圖圖形元素的顏色應全部設定為淺灰色(252);b) 圖形要素應包含:道路名稱、泵站、排水管道、管線材質、管徑、埋深、高程、流向、附屬設施、管道變徑位置、混接點編號、混接點位置等; c) 混接點分布圖的圖層、圖例及符號相關示例見附錄 B 表 B.2。 6.5.4 以系統或調查區域為單位的雨污混接點分布總圖應包含系統范圍、泵站位置、道路名稱、主干 DB1306/T 212—2023 7管、管徑、流向、交叉點、變徑點、雨水排入水體或者倒灌水體的名稱、污水排入處理廠的名稱以及相關泵站的主要數據; 6.5.5 混接點統計記錄內容相關示例見附錄B表B.3,并按照混接類型和等級進行統計。6.6 混接狀況評估 6.6.1 一般規定 6.6.1.1 單個點和整個區域混接程度分成重度混接(3級)、中度混接(2級)、輕度混接(1級)三級;6.6.1.2 混接狀況評估應按照調查范圍進行評估,當調查范圍內有2個及以上的排水區域時,以單個排水區域進行評估; 6.6.1.3 總體評估宜以一個封閉的排水區域為最小評估單位,亦可按委托單位劃定的范圍作為整體評估單位。單一管線的調查可不進行總體評估; 6.6.1.4 整改建議應根據混接程度的輕重緩急分步驟提出,重大混接應特別加以說明。6.6.2 評估指標與方法 6.6.2.1 區域混流程度應根據混接密度(M)和混流水量比(C)其中任一指標高值的原則來確定;混接密度(M)依據公式(1)來計算;混流水量比(C)依據式公式(2)來計算,用百分比來表示。M=n/L ............................(1)式中: M——混接密度(個(混接點和混接源)/km); n——被調查雨水管道中污水混接點和混接源數或被調查污水管道中雨水混接點和混接源數;L——調查區域范圍內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長度(km)。 C=(Q-0.85q)/Q×100% ............................(2)式中: C——混流水量比; q——被調查區域的供水總量(m³); Q——被調查區域的雨水或污水排水總量(m³)。 6.6.2.2 區域混流程度應按照表3確定。 表3 區域混接程度分級評價表 混接程度 分級評價 分流制地區混接密度(個/km) 混流水量比重度(3級) ≥2 50%以上中度(2級) ≥1且<2 30-50% 輕度(1級) <1 0-30% 6.6.2.3 單個混接點混接程度可依據接入管管徑、混接水量、污水流入水質以任一指標高值的原則確定等級,混接點混接程度分級標準見表 4。 表4 混接點混接程度分級評價表 混接程度 分級評價 接入管管徑(mm) 流入水量(m³/d) 污水流入水質(CODCr數值)重度(3級) ≥600 >600 >200 中度(2級) ≥300且<600 >200且≤600 >100且≤200 輕度(1級) <300 <200 ≤100 DB1306/T 212—2023 8 6.6.3 評估報告編寫 6.6.3.1 混接調查項目結束后應及時編制雨污混接調查和評估報告。 6.6.3.2 評估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 項目概況:工程名稱、范圍、規模、地理位置、工作內容和意義、設備和人員投入、完成情況等; b) 技術路線及調查方法:技術路線、技術設備及手段; c) 混接現狀:原排水設計、現排水現狀、分區塊的混接分布、混接類型統計、調查匯總;d) 混接總體評估結論; e) 質量保證措施:各工序質量控制情況; f) 應說明的問題及整改建議; g) 附件:混接點分布總圖、混接點分布位置詳圖(一般為1:500比例尺)、相關記錄表格、視頻影像資料等。 6.6.3.3 根據混接類型,沿水體流向按下列規定編寫混接點編號: a) 城鎮雨水管道接入城鎮污水管道:CYW××; b) 城鎮污水管道接入城鎮雨水管道:CWY××; c) 城鎮合流管道接入城鎮雨水管道:CHY××; d) 庭院內部排水系統雨水管道接入城鎮污水管道:NYW××; e) 庭院內部排水系統污水管道接入城鎮雨水管道:NWY××; f) 庭院內部排水系統合流管道接入城鎮雨水管道:NHY××; g) 單一排水戶污水管接入城鎮雨水管道:DWY××; h) 城鎮污水管道接入水體:CWS××; i) 城鎮合流管道接入水體:CHS××; j) 庭院內部排水系統污水管道接入水體:NWS××; k) 庭院內部排水系統合流管道接入水體:NHS××; l) 單一排水戶污水管道接入水體:DWS××; m) 排水口:PSK××; n) 污染源:WRY××。 7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 7.1 一般規定 7.1.1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應以儀器檢測作為主要的技術方法。 7.1.2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的程序、方法、內容應嚴格按照CJJ181的要求執行。7.1.3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應首選CCTV檢測。 7.1.4 檢測現場施工環境及待檢測管道不能滿足檢測條件時,要對現場環境待檢測的管道進行預處理工作以滿足檢測條件。 7.1.5 特殊原因無法滿足CCTV檢測的排水管道且水位不高于待檢測管道管徑50%時,可采用全地形機器人、聲吶檢測和潛望鏡檢測。 7.1.6 檢查井和雨水口缺陷檢測應以目測和潛望鏡檢測為主。 7.1.7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的主要內容包括管道和檢查井的結構性缺陷、功能性缺陷。7.2 管道狀況檢測 7.2.1 管道功能性缺陷檢測范圍包括: a) 新建排水管道; b) 玻璃鋼加砂管、波紋管或其它塑料制排水管道; c) 人防設施或其它大型建筑工地周邊排水管道; DB1306/T 212—2023 9d) 城市主干道路、商業中心、城市地標或其它重要地段排水管道;e) 采用頂管、拉管等非開挖工藝施工的排水管道; f) 其它需進行管道功能性缺陷檢測的管道。 7.2.2 本文件規定管道結構性缺陷檢測前應先對管道進行預處理,消除功能性缺陷后開始檢測;7.2.3 特殊情況不能消除功能性缺陷應按CJJ181的要求評估功能性缺陷的影響;7.2.4 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測應和管網普查同步開展,并按CJJ181規定做好記錄;7.2.5 檢查井和雨水口檢測前應采取預處理工作,確保檢查井和雨水口壁無污染區和覆蓋物;7.2.6 庭院內排水管道狀況檢測宜和雨污混接調查同步開展; 7.2.7 管道狀況檢測缺陷判讀應按CJJ181附錄表格的規定做好相關記錄和統計;7.2.8 管道狀況檢測過程中發現重大缺陷經分析可能影響公共安全時,要第一時間上報有關部門;7.2.9 管道狀況檢測方案應根據檢測任務類別、待檢測對象、現場條件、檢測設備能力進行選擇,當一種檢測方法不能全面反映管道狀況時,可采用多種方法聯合檢測; 7.2.10 管道狀況檢測的成果圖件為排水管網缺陷分布圖,應根據缺陷類型采用統一的代號、顏色和圖例按附錄C的要求編制并能滿足業主單位和設計單位的使用要求; 7.2.11 管道狀況檢測的周期應符合CJJ181的規定,還應滿足業主單位的管理需求。7.3 管道狀況評估 7.3.1 管道狀況評估應依據檢測成果按CJJ181的相關規定進行; 7.3.2 管道狀況評估應包括結構性缺陷評估、功能性缺陷評估、檢查井(雨水口)缺陷評估;7.3.3 管道狀況評估宜采用計算機軟件評估; 7.3.4 管道結構完好程度除了受到管道自身結構性缺陷的影響外,還應考慮管道鋪設所在地區的重要性、管道直徑和周邊土質的影響。修復指數 RI 應按照 CJJ181 中的有關規定計算獲得,并根據表5制訂修復計劃提交修復建議; 表5 管道修復等級劃分表 等級 修復指數RI 修復建議及說明 Ⅰ RI≤1 結構條件基本完好,不修復Ⅱ 1<RI≤4 結構在短期內不會發生破壞現象,但應做修復計劃Ⅲ 4<RI≤7 結構在短期內可能會發生破壞,應盡快修復Ⅳ RI>7 結構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破壞,應立即修復7.3.5 管道功能性完好程度除受到自身功能性缺陷的影響外,還應考慮管道鋪設所在地區的重要性和管道直徑的影響。養護指數MI應按照CJJ181中的有關規定計算獲得,并根據表6制訂疏通養護計劃;表6 管道養護等級劃分表 等級 養護指數MI 修復建議及說明 Ⅰ MI≤1 沒有明顯需要養護的缺陷 Ⅱ 1<MI≤4 沒有立即進行處理的必要,但宜安排養護計劃Ⅲ 4<MI≤7 根據基礎數據進行全面的考慮,應盡快養護Ⅳ RMI>7 輸水功能受到嚴重影響,應立即進行養護7.3.6 檢查井結構性缺陷名稱、代碼、等級劃分及分值應符合表7的規定。 DB1306/T 212—2023 10 表7 檢查井結構性缺陷名稱、代碼、等級劃分及分值缺陷名稱 缺陷代碼 缺陷等級 缺陷描述 分值破裂 JAPL 1 裂紋:沒有明顯縫隙,井體結構完好 12 裂口:縫隙處能看到空間,無脫落,井體構件無明顯移位33 破碎:單處或多處裂口,且井體構件產生明顯移位74 坍塌:井身垮塌或整體結構變形 10滲漏 JASL 1 滲水:井壁上有明顯水印,未見水流出 12 滴漏:有少量水流出,但不連續 33 線漏:少量連續流出 54 涌漏:大量涌出 8錯口 JACK 1 輕度:錯位距離較小,少于管壁厚度1/2 32 中度:錯位距離較大,接近1個管壁厚度 53 重度:錯位距離很大,產生空間距離接近2個管壁厚度84 嚴重:錯位距離非常大 9脫節 JATJ 1 輕度:脫開距離較小,少于井身厚度1/2 32 中度:脫開距離較大,接近1個井身厚度 53 重度:脫開距離很大,產生空間距離接近兩個井身厚度84 嚴重:脫開距離非常大 9井基脫開 JAJT 1 輕度:沒有明顯縫隙 12 中度:有明顯縫隙,一般有地下水或土體流失83 重度:從脫開的縫隙處可見周邊土體,或土體大量進入10異物侵入 JAQR 1 輕度:在水流穿越井內空間的上方,幾乎不影響養護作業12 中度:處在水流穿越井內空間的上方,影響養護作業33 重度:處在井內流域空間以內,影響過水斷面較少64 嚴重:處在井內流域空間以內,影響過水斷面較大8流槽破損 JACS 1 裂紋:沒有明顯縫隙,槽體結構完好 12 裂口:縫隙處能看到空間,槽體未明顯移位 23 破碎:單處或多處裂口,且槽體產生明顯移位54 坍塌:槽體垮塌或整體結構變形 7腐蝕 JAFS 1 輕微:表面形成凹凸面,抹面材料未見剝落 12 中度:抹面材料脫落,但井身主體結構材料未見剝落33 重度:井身主體材料小面積剝落,結構強度明顯降低64 嚴重:井身主體材料大面積剝落 7井蓋凹凸 JATA 1 高差不超限:路面井小于5mm,非路面井小于20mm 02 高差超限:路面井大于5mm,非路面井大于20mm 5井框破損 JAKP 1 井寬輪廓完整,表面有裂紋,能完全固定井蓋12 破損部分小于等于井框周長的10% 23 破損部分大于井框周長的10% 4井蓋破損 JAGP 1 井蓋輪廓完整,表面有裂紋,不影響承重 12 破損呈面狀,不超過整個井蓋面積的10% 53 破損呈面狀,超過整個井蓋面積的10% 87.3.7 檢查井狀況評估應遵守下列規定。 7.3.7.1 檢查井結構性缺陷參數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M=m 1 2 3 n ax(S ,S ,S ,……S ) ...........................(3)式中: M—檢查井結構性缺陷參數; Sn—檢查井損壞狀況參數,缺陷處的分值。 7.3.7.2 檢查井結構性缺陷等級確定、類型評估和修復建議應符合表8的規定。 DB1306/T 212—2023 11表8 檢查井結構性缺陷等級劃分及修復建議等級 缺陷參數M 損壞狀況描述 缺陷類型修復建議和說明Ⅰ M<4 無或有輕微損壞,結構狀況總體較好。 局部缺陷 不修復或局部修復Ⅱ 4≤M<7 有較多損壞或個別處出現中等或嚴重的缺陷,結構 狀況總體一般。 部 分 或 整體缺陷 盡快安排計劃,局部或整體修復。Ⅲ M≥7 大部分檢查井結構已損壞或個別處出現重大缺陷, 檢查井功能基本喪失。 整體缺陷 緊急修復或翻新8 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8.1 一般規定 8.1.1 分流制地區排水管網調查單位應對成果實行過程檢查和最終檢查,過程檢查應采用全數檢查,最終檢查應由具有相應技術能力的單位承擔; 8.1.2 分流制地區排水管網調查項目的驗收工作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或組成專家組進行,施工單位應按照驗收要求準備相關資料; 8.1.3 承擔質量檢查與驗收機構優先采用高效、便捷、可靠、經濟的技術方法和手段進行檢查與驗收;8.1.4 排水管網調查提交的驗收資料應包括文檔報告、圖形文件、表格文件、數據庫文件以及附件。8.2 成果質量檢查 8.2.1 分流制地區排水管網普查、排水管網混接調查、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等成果質量檢查應采用內業檢查和外業實地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查; 8.2.2 排水管線普查成果質量檢查應以交驗項目范圍內獨立的一個或若干排水分區為檢查單元,抽檢比例不應小于5%,比例按明顯管線點抽檢數量與檢查單元內明顯管線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8.2.3 排水管線調查測繪成果質量應遵守下列規定: a) 連接關系:采用示蹤法、內窺檢測等手段驗證排水管線連接關系,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錯誤管段及其上游所有管段長度之和與檢查單元內總管段長度之比進行計算;b) 截面尺寸:采用量測方法對排水管線截面尺寸進行檢查,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錯誤明顯管線點數量與檢查單元內抽檢明顯管線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c) 埋深誤差:采用重復量測方法開展埋深誤差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按公式(4)計算明顯管線點的埋深量測中誤差 ,管底埋深中誤差不應大于25mm,取二倍中誤差為極限誤差;1 i 1 2 2 Δ 1 n d M n ti td    ......................(4)式中: dti ——明顯管線點的埋深偏差(mm); n1 ——明顯管線點檢查點數。 c) 管線性質:查閱管線設計、竣工相關資料,現場巡查確認管線性質,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錯誤明顯管線點數量與檢查單元內抽檢明顯管線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d) 附屬物遺漏:對檢查單元內的道路或地塊進行現場巡查,開井確認,遺漏率不應大于2.5%,遺漏率按遺漏的明顯管線點數量與檢查單元內抽檢的明顯管線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e) 管線下游連通性:采用示蹤法、QV、CCTV檢測等方法驗證管線下游去向,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錯誤明顯管線點數量與檢查單元內抽檢明顯管線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f) 管線點測量誤差:采用重復量測方法開展管線點測量誤差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按公式(5)(6)分別計算管線點的平面位置測量中誤差 和高程測量中誤差,管線點測量幾 DB1306/T 212—2023 12 何精度中平面位置測量中誤差不應大于50mm、高程測量中誤差不應大于50mm,取二倍中誤差為極限誤差; n s m n i i cs 2 Δ 1 2    .............................(5)n h m n i ci ch 2 1 2     ............................(6)式中: i s ——重復測量管線點平面位置較差(mm); Δhci——重復測量管線點高程較差(mm); n ——重復測量管線點(或邊)數。 g) 流向:現場復核,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錯誤明顯管線點與檢查單元內抽檢明顯管線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h) 管線材質:現場復核,錯誤率不應大于10%,錯誤率按錯誤明顯管線點與檢查單元內抽檢明顯管線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8.2.4 雨污混接點抽檢應遵守下列規定: a) 混接點調查成果應100%檢查; b) 須現場驗證的檢查項,按混接點總數的30%抽檢且抽檢總數不少于40個,當混接點總數不足40個時全部檢查。 8.2.5 雨污混接調查成果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a) 遺漏率:混接點遺漏情況檢查宜與明顯點質量檢查、排水口溯源成果質量檢查等工作相結合同步開展,混接遺漏率及計算方法按本文件8.2.9條a)款規定執行;b) 混接判定:混接判定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判定有誤的混接點數量與抽查混接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c) 類型和等級:混接類型和等級的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判定有誤的混接點數量與抽檢混接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d) 混接來源:混接點的物探點號或連接方向的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出錯的混接點數量與抽檢混接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e) 混接描述:混接調查表對混接狀況(原因)描述的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混接狀況(原因)描述不符合事實的混接點數量與抽檢混接點總數之比進行計算;f) 一致性:混接點數量和屬性在調查報告與成果圖上應完全一致。8.2.6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成果質量檢查應以檢測管段為檢查對象,抽檢比例不應小于10%;8.2.7 排水管道狀況檢測成果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a) 影像資料真實性:檢測影像資料成果應與外景實地完全一致。 b) 缺陷判讀質量:對抽查的管段視頻影像資料進行判讀復核,三、四級缺陷的錯漏率不應大于2.5%,錯漏率按錯漏的三、四級缺陷數量與抽檢管段三、四級缺陷總數之比進行計算;c) 缺陷截圖質量:檢查缺陷圖片的截圖視角,合格率應大于95%,合格率按缺陷截圖質量合格的數量與抽檢管段缺陷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8.2.8 排水口調查檢查范圍應包括所有受納水體,抽檢的排水口數量不宜少于50%、當總數少于100個時應全部檢查; 8.2.9 排水口調查成果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a) 遺漏率:排水口遺漏率不應大于2.5%,遺漏率按實地發現遺漏排水口數量與調查排水口總數 DB1306/T 212—2023 13之比進行計算; b) 空間精度:按本文件8.2.3條c款和g款規定執行; c) 分類:排水口分類的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分類錯誤排水口數量與調查排水口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d) 一致性:排水口數量和屬性在調查報告與成果圖上應完全一致;e) 基本信息調查:排水口基本信息調查的錯誤率不應大于5%,錯誤率按基本信息調查有誤的調查項數量與調查項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f) 溯源邏輯:分流制雨水排水口旱天流水但上游無混接的錯誤率不應大于2.5%,錯誤率按錯誤的排水口數量與調查排水口總數之比進行計算。 8.2.10 質量檢查工作應現場作好記錄相關示例見本文件附錄D,檢查結束后編寫檢查報告并將檢查記錄作為附件裝訂在檢查報告內。檢查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 項目概況:檢驗的基本情況,包括檢驗的時間、檢驗地點、檢驗方式、檢驗人員、檢驗的軟硬件設備等; b) 受檢成果概況:簡述成果生產的基本情況,包括來源、測區位置、生產單位、資質等級、生產日期、生產方式、成果形式、批量等; c) 抽樣情況:包括抽樣依據,抽樣方法,樣本數量等。若為計數抽樣,應列出抽樣方案;d) 檢驗內容及方法:闡述成果的各個檢驗參數及檢驗方法; e)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意見:按檢驗參數,分別敘述樣本成果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并舉例(圖幅號、點號等)說明; f) 質量綜述及樣本質量統計: ①按檢驗參數分別對成果質量進行綜合敘述(注:不含檢驗結論);②樣本質量統計:缺陷類型及數量、樣本得分、樣本質量評定;③其它意見或建議。 g) 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應按按附錄E相關要求執行。 8.3 成果驗收 8.3.1 提交的驗收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 a) 依據文件:任務書或合同書復印件,技術設計文本原件; b) 憑證資料:所利用的已有成果資料,儀器檢驗、校準記錄; c) 原始記錄:錄像、照片和數據; d) 重要技術方案變更申請及批準材料; e) 質量檢查報告、檢查記錄; f) 調查報告。 8.3.2 符合下列要求可予以驗收: a) 調查單位提交的成果資料齊全; b) 調查使用的技術措施符合本文件和經批準的技術設計文本要求;c) 經過檢查程序的各項原始記錄齊全; d) 調查報告內容齊全,能準確反應實際狀況,結論正確,建議合理可行。8.3.3 驗收報告書應包括下列內容: a) 驗收目的; b) 驗收組,包括验收部脭Q⒉渭擁ノ、验收组成员、验蕩け间及地点谍x籧) 成果概述; d) 驗收結論; e) 意見和建議; f) 驗收組成員簽名表。 DB1306/T 212—2023 14 9 排水管網納入管理 9.1 一般規定 9.1.1 新建排水管網在項目開工前應到本地主管部門備案。 9.1.2 新建市政或庭院排水管網在施工埋設過程中應開展跟蹤測量和竣工測量工作。9.1.3 新建市政或庭院排水管網納入排水管理前須按相關要求開展排水管網普查、排水管網混接調查、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等工作。 9.1.4 新建、改建或維修市政和庭院排水管網納入排水管理前應根據排水管理部門的要求備案,提供相關資料和手續。 9.1.5 新建、改建或維修市政和庭院排水管網存在混接不得納入排水管理。9.1.6 存在混接的市政、庭院排水管網經改造后應再次開展混接調查工作后符合以下三種要求后可納入管理: a) 提交的成果資料齊全并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b) 再次調查管網不存在混接情況; c) 再次調查的管網不存在三、四級結構性和功能性缺陷。 9.1.7 排水管網的建設單位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開展排水管網普查、排水混接調查、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工作。 9.1.8 新建、改建或維修市政和庭院排水管網狀況檢測評估不合格的不得納入管理。9.1.9 對市政和庭院排水管網的結構性和功能性缺陷修復后可納入管理。9.1.10 已經竣工但未移交排水管理部門管理的排水管網納入管理前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開展排水管網普查、排水混接調查、排水管道狀況檢測與評估工作,確保管網不存在混接和缺陷情況。9.1.11 對規劃漏項,建設手續缺失,出現混接、錯接、雨污水無去向等不能滿足后期排水設施運營、管理、維護需要,不具備竣驗接管條件的特殊情況,市排水服務中心不予以接管。9.1.12 市政排水設施工程完成終驗及整改工作后,在工程資料、工程實體經市排水服務中心查驗無誤后,30工作日內移交市排水服務中心管養。 9.2 納入管理資料提交 9.2.1 新建排水管網納入前應提供項目施工前到本地主管部門備案獲得的相關資料。9.2.2 新建改建和維修市政或庭院排水管網納入前建設單位應提交以下資料:a) 項目工程竣工圖(一套)(藍圖)及設計變更文件; b) 項目工程竣工報告(一份)(原件); c) 設計質量檢查報告(一份); d) 工程自評報告(一份); e) 建設施工合同副本(復印件); f) 保定市政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一份)(原件)。 g) 市政工程開工報告(一份); h) 工程質量保修書(一份); i) 施工過程檢驗資料; j)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移交表。 9.2.3 新建、改建或維修市政和庭院排水管網納入前必須提供排水管網調查報告。9.2.4 排水管網納入管理提交的資料應符合《保定市排水服務中心市政排水設施驗收、接管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 DB1306/T 212—202315附 錄 A (資料性) 排水口、雨水口現場調查記錄表 A.1 表A.1規定了排水口調查記錄內容。 表A.1 排水口調查記錄表 所屬單元: 所屬區塊: 天氣:日期:排水口 編號 排水口 類型 排出水 類別 排水口坐標X 排水口坐標Y 管底高 程 排水口斷 面形式 排水口斷面尺寸排水口材質源頭(鄰近檢查井編號)位置 排入水 體名稱 排水情況描述(連續、間 歇等) 排水口水量、水質 感官描述(顏色、氣味、清澈/渾濁)水量(L/s) CODCr(mg/L) 其他指標照片 調查者: 記錄者: 第頁,共頁 DB1306/T 212—2023 16 A.2 表A.2規定了檢查井(雨水口)調查內容。 表A.2 檢查井(雨水口)調查表 檢查井(雨水口)所屬系統: 調查井(口) 編號(起點編 號) 連接井(口) 編號(終點編 號) 管道狀態 管徑/斷面 (mm) 流向 管道屬性連通狀況混接狀況備注是否是否YS1 YS2 新建/在 用/報廢 據實填寫 流向終點填寫1,流向起點填寫0 雨水WS1 WS2 新建/在 用/報廢 據實填寫 流向終點填寫1,流向起點填寫0 污水HS1 HS2 新建/在 用/報廢 據實填寫 流向終點填寫1,流向起點填寫0 合流調查者: 記錄者: 調查時間: 年 月 日 第頁,共頁 DB1306/T 212—202317附 錄 B (資料性) 混接點調查及分布圖編制要求 B.1 表B.1規定了混接點調查內容。 表B.1 混接點調查表 所屬系統: 混接點編號 DWY0301430 混接點示意圖混接地點 南二環銀橋 材質/規格(mm) 砼/300 混接狀況說明 中度混接(2 級) 接入水體描述 污水 混接原因 城市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檢測井坐標 X Y 檢測井編號 WS0301430 混接處圖片: 照片 1:下游方向 照片2:混接方向照片 3:街景照片 DB1306/T 212—2023 18 B.2 表B.2規定了分布圖編制要求。 表B.2 分布圖編制要求 符號名稱 圖例 線型 顏色/索引號 CAD層名 CAD塊名說明雨水 實線 紅色(1) YS_LINE 按管道中心繪示,標注管徑污水 實線 棕色(16) WS_LINE 按管道中心繪示,標注管徑合流 實線 褐色(30) HL_LINE 按管道中心繪示,標注管徑混接檢查井 藍色(5) HJ_CODE 實際方向混接雨水口 藍色(5) HJ_CODE HJ-YB 實際方向混接點 藍色(5) HJ_CODE HJD 實際方向混接扯旗 實線 藍色(5) HJ_MARK 垂直于管道方向B.3 表B.3規定了混接點統計內容。 表B.3 混接點統計表 所屬系統: 填表時間:年月日序號 類型 混接點編號 具體原因 混接原因 混接等級備注調查者: 記錄者: 第頁,共頁 DB1306/T 212—202319B.4 表 B.4 規定了水質檢測內容。 表B.4 水質檢測表 所屬系統: 日期:測定井編號: 上(下)游井(點)編號: 測定序號 取樣時間 (hh/mm/ss) 水質特征因子濃度 水樣感官描述(顏色、氣味、清澈/渾濁等)檢測者: 記錄者: 第頁,共頁注:可根據需要選擇一項或者多項水質特征因子指標。 DB1306/T 212—2023 20 B.5 表B.5規定了流量監測記錄內容。 表B.5 流量監測記錄表 檢測方法:容器法浮標法 速度面積流量計法所屬系統: 監測日期:序號 監測檢查井編號 監測時間 管徑 流量(m3/d)備注1 與附表A.2編號一致 (hh/mm/ss) 據實填寫 監測者: 記錄者: 第 頁,共 頁 DB1306/T 212—202321附 錄 C (規范性) 排水管道缺陷平面分布圖編繪要求 C.1 表C.1規定了缺陷檢測成果代號和圖例。 表C.1 缺陷檢測成果代號和圖例 符號名稱 代碼 顏色 圖例 說明結構性缺陷 脫節 TJ 大紅 a) 長寬均為2mm-4mm;b) 長軸4mm,短軸3mm;c) 用直徑為2mm的小圓圈表示,不 同類型的結構性缺陷用圓圈中的不同符號表示。支管暗接 AJ 變形 BX 錯口 CK 滲漏 SL 腐蝕 FS 接口材料脫落 TL 破裂 PL 異物穿入 QR 起伏 QF 功能性缺陷 沉積 CJ 藍色 結垢 JG 障礙物 ZW 樹根 SG 殘墻、壩根 CQ 浮渣 FZ 結構性連續缺陷起、止點 大紅 豎線1mm,兩線平行中間對齊,連續缺陷線依比例用雙向箭頭表示,功能性連續缺陷起、止點 藍色 線粗0.1mm 檢測方向 綠色 用5mm長的雙箭頭表示,線粗0.1mm DB1306/T 212—2023 22 圖C.2 排水管道缺陷平面分布圖 DB1306/T 212—202323附 錄 D (資料性) 現場檢查記錄表 D.1 表D.1規定了明顯管線點埋深現場檢查記錄表。 表D.1 明顯管線點埋深現場檢查記錄表 測區: 受檢單位: 檢查項目: 檢查方法: 量測天氣:排查時段: 年 月—— 年 月 序號 圖幅號/ 所在道 路 物探 點號 連接點 號 管線 類別 管線 材質 管徑 (mm) 深度比較(mm) 評定備探查深 注度 檢查深度差值1 2 3 …… 檢查單位: 檢查人: 復核人: 檢查日期: 年月日第頁共頁D.2 表D.2規定了管線點測量現場檢查記錄內容。 表D.2 管線點測量現場檢查記錄表 測區: 受檢單位: 檢查項目: 檢查方法:重復測量天氣:排查時段: 年 月—— 年 月 序號 管線 點號 排查坐標 檢查坐標 誤差評定備注X(m) Y(m) H(m) X(m) Y(m) H(m) △S(mm) △H(mm) 1 2 3 …… 精度統計 應抽檢___點,實際抽檢__點,檢查比例_%,統計平面中誤差:____,統計高程中誤差:____,允許平面中誤差____,允許高程中誤差____,評定結果_______ 檢查單位: 檢查人: 復核人: 檢查日期: 年月日第頁共頁 DB1306/T 212—2023 24 附 錄 E (規范性) 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表 E.1 表E.1確定了排水管線探測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內容。 表E.1 排水管線探測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表單項成果 檢查項 檢查結果 合格標準 是否合格合格判定準則是否合格排水管線 探測 連接關系錯誤率 不應大于5% 全項合格截面尺寸錯誤率 不應大于5% 埋深誤差 中誤差不應大于 25mm 管線性質錯誤率 不應大于5% 附屬物遺漏率 不應大于2.5% 管線下游連通性錯 誤率 不應大于5% 管線點測量誤差 平面、高程測量 中誤差分別不應 大于50mm、30mm 流向錯誤率 不應大于5% 管線材質錯誤率 不應大于10% E.2 表E.2規定了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內容。 表E.2 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表單項成果 檢查項 檢查結果 合格標準 是否合格合格判定準則是否合格排水管道 檢測與評 估 影像資料真實 性正確率 檢測影像資料成果應與外 景實地完全一致 全項合格缺陷判讀質量 錯漏率 不應大于2.5% 缺陷截圖質量 圖像分辨率需大于640× 480dpi;截圖視角范圍需位 于45º-135º之間 拍攝視頻質量 視頻清晰度分辨率需大于 640×480dpi;斷面完整度 視頻正視方向上能觀察到 95%以上的管道斷面 DB1306/T 212—202325E.3 表E.3規定了排水口調查質量檢查與驗收內容。 表E.3 排水口調查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表單項成 果 檢查項 檢查結果 合格標準 是否合格合格判定準則是否合格排水口 調查 排水口遺漏率 不應大于2.5% 全項合格空間精度 埋深中誤差不 應大于25mm;平面、高程測量中誤差分別不應 大于50mm、30mm 分類錯誤率 不應大于5% 一致性 排水口數 量 排水口數量和 屬性在調查報 告與成果圖上 應完全一致 排水口屬 性 基本信息調查錯 誤率 不應大于5% 溯源邏輯錯誤率 不應大于2.5% 溯源范圍正確率 不應小于95% 流域混錯接調查 中重度混 接遺漏率 不應大于2.5% 輕度混接 遺漏率 不應大于5% E.4 表E.4規定了雨污混接調查質量檢查與驗收內容。 表E.4 雨污混接調查質量檢查與驗收評價表單項 成果 檢查項 檢查結果 合格標準 是否合格合格判定準則是否合格雨污混 接調查 混接遺漏率 中、重度混 接 不應大于2.5% 全項合格輕度 不應大于5% 混接判定錯誤率 不應大于5% 混接類型和等級 錯誤率 不應大于5% 混接來源錯誤率 不應大于5% 混接描述錯誤率 不應大于5% 一致性 混接點量 混接點數量和 屬性在調查報 告與成果圖上 應完全一致 混接點屬 性信息 DB1306/T 212—2023 26 參 考文獻[1] 遼寧省城鎮分流制地區雨污混接調查與評估技術規程 [2] SSH/Z 10005-2016上海市分流制地區雨污水混接調查技術導則[3] CJJ68 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維護技術規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class=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91视频国产_国产精品第13页_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object id="s6qya"><s id="s6qya"></s></object>
    <acronym id="s6qya"></acronym>